2022-08-26
【绵阳正信●网络消息】8月20日,央视《朝闻天下》、《晚间新闻》以《“口袋公园”扮靓城市微空间》为题,报道了绵阳市口袋公园建设情况。
将镜头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和盐亭县,反映口袋公园建设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变化,获得央视关注。
这两县在“口袋公园”建设中有什么特色和亮点呢?
在羌城旅游核心区巴拿恰周围,北川羌族自治县按照四季不同花色进行景观提升打造,并以“春夏秋冬”四季命名,四季园中均建有游步道供游客赏花观景,整个绿地提升打造的面积达200余亩。建成后,此处的“口袋公园”成为了集游客、市民休闲、游憩、观光的重要场所。
同时,新建提升景观绿道。建设北川羌城健康绿道总长约25.49公里。将新县城水系、山体、田园、景点、城市绿地以及历史文化古迹、现代产业园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连为一体。
沿线途经滨河南园、禹王桥、滨河北园、羌笛广场等风景点,通过改造提升赋予羌族文化元素。
滨河园休闲绿道
将园内湿地花园、乡土花园、儿童游戏场、草地活动场、运动健身场、休闲广场、羌笛广场等连为一体,为居民休闲、锻炼提供了充足空间。
在县城桂花街与凤凰大道交接处,原有一处地貌高约10米的闲置山包,常年杂草丛生,甚至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零星分布,一度成为城市管理的“死角”。
今年,由盐亭县住建部门牵头实施,通过专业设计和改造,将此处“变身”为面积约8000平米的“口袋公园”,并配备了休闲步道、座椅,栽种20余种绿植,现在这里已成为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必去“打卡点”。
在盐亭县弥江左岸,当地住建部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,对小区周边的闲置用地进行改造,拆除了小区围墙,与河堤道路联通,规划建设了绿道,增设了休闲亭,健身设施和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。腾退留白的“边角”地块摇身变为“口袋公园”,实实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。
近年来,绵阳市积极推进绿色空间“微更新”“微改造”专项行动,按照“市级统筹、地方主体、专家参与、分期实施”的方式,在城市细微处下“绣花功夫”,梳理城区边角地、废弃地、闲置地等可利用空间,系统性推进“口袋公园”建设。
自2021年以来,已确定市城区“口袋公园”建设项目23个,实施面积20.28万平方米。截至目前,已建成三里社区状元文化口袋公园、印象高水口袋公园等“口袋公园”12个。
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“推进2022年全国建成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”通知精神,绵阳市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,推动闲置土地、微小空间绿化、美化、功能化、精细化“四化”发展。经过梳理,全市拟建设47个口袋公园,实施面积19.59万平方米。
推窗见绿出门入园,“小而美、小而精”的“口袋公园”让市民在家门口便可畅享绿意生活,感受城市建设的“方寸之美”。
消息来源: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
2022年8月26日